導讀:7月25日,@南京地鐵 就網傳乘客在地鐵車廂喝水被開罰單發布情況說明。經核實,7月17日20時45分,南京地鐵工作人員在三號線列車巡查時發現
7月25日,@南京地鐵 就網傳“乘客在地鐵車廂喝水被開罰單”發布情況說明。
經核實,7月17日20時45分,南京地鐵工作人員在三號線列車巡查時發現一位乘客飲用瓶裝果汁飲料。
為防止飲料潑灑引發環境衛生等方面的隱患,工作人員根據相關規定,告知其車廂內禁止飲食的要求,并向其出具《軌道交通設施內禁止行為告知單》,對禁止事項進行宣傳告知。
南京地鐵稱,將進行充分的研究和論證,在確保地鐵運營安全有序的基礎上,不斷優化工作措施,更人性化的做好各項服務和管理工作,為乘客提供更好的環境和乘坐體驗。

國內十大地鐵公司4個明確不準喝水
7月25日下午,記者以普通乘客身份致電國內十大地鐵公司的客服熱線,面對“地鐵上能否喝礦泉水”的問題,其中有4地客服人員明確表示“不可以”。
根據交通運輸部的數據,目前軌道交通運營里程排名前十的城市為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成都、杭州、武漢、重慶、南京和青島。其中上海、北京、南京和青島地鐵的客服人員明確表示“有規定車廂內禁止飲食,所以不能喝水”。某地地鐵客服人員稱:“渴的時候可以下車去站臺上喝,喝完再上車。”
其他幾地地鐵客服人員則表示,可以喝水或者喝飲料,但不能吃東西,因為當地的規定是“禁止進食”。還有多位客服人員強調,嬰兒等特殊人群需要進食的情況除外。深圳地鐵客服表示:“喝一口水也沒多大關系”,重慶地鐵客服稱:“喝飲料喝水都可以,盡量避免吃東西”,杭州地鐵客服表示:“乘客喝水不會阻攔”。
武漢大學城市安全與社會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特聘教授尚重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許多城市的地鐵公司都有相應的運輸規定或乘客守則,里面有一些條款就是關于乘客的禁止行為。尚重生認為,這些原則上還是屬于道德提醒,規定可以剛性,執行層面卻需要柔性。“遇到違反者口頭提醒即可,搞‘警告罰單’增加了管理成本。”
“比如地鐵上喝水的問題,絕大多數人都是無意為之,并不是主觀上要去踐踏規定。特別是在夏天,乘客喝一口水解暑降溫,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要不是故意在上面吃東西,產生氣味和垃圾影響乘車環境,我覺得都不是原則問題,公共交通工具本身就是為公眾服務的。”尚重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