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日,李小璐持股公司成老賴,引發網友熱議。剛剛,李小璐發文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疑似回應此事。據天眼查APP顯示,近日,演員李小璐持股的

近日,李小璐持股公司成老賴,引發網友熱議。剛剛,李小璐發文“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疑似回應此事。
據天眼查APP顯示,近日,演員李小璐持股的炎程(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一項失信被執行信息,失信行為為“無正當理由拒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執行法院為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目前,該公司已因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被申請強制執行。
早在2020年5月20日,該公司就因合伙企業糾紛案件執行案由被起訴,首次成為被執行人,執行金額624.62萬余元。雖然李小璐在該公司持股僅2%,也不是實際控制人,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股東以其出資對公司承擔責任,法院對公司財產強制執行的,股東履行出資責任后不承擔連帶責任。但因為明星影響力更大,她還曾經和前夫賈乃亮一起持股該公司,所以這一被失信信息引發廣泛關注。
明星搞副業、做生意的不在少數,但不重視經營風險,不篤守誠信原則,不認真去承擔自己作為公眾人物的責任,最后成為“老賴”的,也不在少數。出了名的不會做生意的李亞鵬及其哥哥李亞煒就因為被合作公司起訴“欠債4000萬不還”,一度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今年4月13日,又因未按時履行法律義務,被申請強制執行;知名演員王珞丹也曾經因為父親裝修別墅時,拖欠他人工程款,而被告上法庭,進而被強制執行。
一個值得普法的常識是,真正完全沒有償還能力的人,是不會成為老賴的。一個人之所以成為失信被執行人,是因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通俗而言就是有錢卻不還,是典型的誠信缺失、道德失范,將法律判決當廢紙,視他人困境于無物,將規則共識踩在腳底。
跟普通人比起來,有一定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的明星,賺錢快很多也容易很多,毋庸置疑是高收入群體。即便是像李小璐這樣,因為出軌風波離開了主流演藝圈,也依然可以靠直播帶貨,運營自媒體,賺得盆滿缽滿。
如果明星們熱衷于從商,投資一大堆產業,賺了錢就揣在兜里,虧了錢就當“老賴”,不逼到法院強制執行絕不還錢,這無疑是對法律底線的挑釁,對社會風氣的敗壞。試問,如果說曾經被人奉為“偶像”“男神女神”的明星,都動輒拒不履行判決裁定,民眾的合法經濟權益如何保障,司法的尊嚴和權威又何在呢?
所以,堅決打擊“老賴”的囂張氣焰,首先必須要剎住文娛領域的“老賴風”。不能讓這些光鮮亮麗的明星“賴上癮”,“賴”出了感覺,一邊把做生意當“豪賭”,欠著別人巨款,一邊豪車豪宅奢侈消費,極大地傷害公平誠信,對整個社會的價值觀建設都會產生負面影響。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當然要靠法律懲戒措施去長出“牙齒”,持續加大對老賴的打擊力度,不管是明星還是普通人,都要一視同仁,該限制消費就限制消費,該曝光亮相就要曝光亮相,該強制執行就強制執行,必要時可以采取司法拘留等強制手段,絕對不要有一絲一毫的心慈手軟,以法律利劍去守護社會誠信體系,有效維護司法權威和公信力。
更重要的是,“欠賬的是大爺,要錢的是孫子”這種不良現象必須得到扭轉,要發動全社會去形成嚴密的懲戒網絡,除了法律懲戒更應有道德譴責,讓“老賴”明星無法再厚著臉皮出來圈錢,讓失信行為付出沉重的代價。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守信用行遍天下,不守信用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