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23年來,京滬頂級學區房價格創下較高跌幅,甚至有小區成交價較過去高點跌了10萬元 平方米。許多年來,在雞娃家庭的追捧以及投資客的惡炒
2023年來,京滬頂級學區房價格創下較高跌幅,甚至有小區成交價較過去高點跌了10萬元/平方米。

許多年來,在“雞娃”家庭的追捧以及投資客的惡炒下,京滬頂級學區房幾乎是樓市中“不跌的神話”,就連二三十平方米的“老破小”最高都能賣到超20萬元/平方米。不過2023年這種類型的學區房創下較高跌幅,甚至有小區成交價較過去高點跌了10萬元/平方米。
過去的價格令人望塵莫及,而現在普通家庭“踮踮腳”也能購入一套頂級學區房了,不過這類房子還有投資價值嗎?如確實需要為孩子讀書購買學區房,又該如何選擇?
綜合京滬兩市學區房的表現,不難發現一線城市的頂級學區房過去一年來的價格走勢可以用“跳水”來形容,跌幅甚至大于普通類型的住宅。
中原地產資深分析師盧文曦認為,過去高價學區房的本質是學區溢價疊加了房價上漲預期,如今隨著各地出臺教育政策對學區進行調控,以及大力發展集團化辦學,頂級學區的附加值已顯著降低,再加上2023年房子本身價格也在一路下行,學區房自然跌得比普通房子更厲害。
“過去,在對學區房的惡性炒作中,學區房價格早已偏離應有的價值,現在則處于合理回歸的狀態,價格跌下來很正常。”盧文曦對記者說道。
盧文曦表示,他觀察到近兩年來學區房的投資活動已經明顯降溫。
出生人口的減少,極大降低了投資客對炒作學區房的預期。“這并不意味著學區房未來就一文不值了,頂級學校仍然具備稀缺資源,還有一部分人在追求讓子女去讀好學校,這種需求是一直在的,但是過度炒作已經不存在了。”盧文曦說道。
一般來說,住房具有居住屬性和投資屬性,隨著房價進入下行周期,房子的投資屬性變弱,現階段,買房人普遍更看重居住屬性,即房子要更大、更舒適。而曾經熱門的那些學區房,多數都不具備居住屬性,過去炒作學區房時,投資者都認為面積“越小越好”,只要能掛戶口就行,這也是如今學區房“超跌”的因素之一。
如果購房者確實有為孩子讀書而買房的需求,接下來該如何選擇學區房?盧文曦建議,購房者應該兼顧學位需求與居住需求,在預算范圍內,盡量選擇居住屬性強的房子,至少得是適合全家居住的兩房或者三房,那種僅僅用來掛戶口的二三十平方米住宅,投機成分過高,未來價格波動可能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