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30日報道,日本最大啤酒制造商朝日集團再次將目光投向中國市場。朝日CEO勝木敦志近日接受采訪時提到中國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30日報道,日本最大啤酒制造商朝日集團再次將目光投向中國市場。朝日CEO勝木敦志近日接受采訪時提到中國高端啤酒市場發展如今呈“騰飛”之勢,他們計劃重返中國市場。2017年,朝日啤酒出售在華業務,轉攻歐洲市場。

“朝日啤酒‘超爽’系列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是最高的,并且每年都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所以我們希望回來投資更多。”勝木說。
朝日CEO勝木敦志告訴CNBC記者,他們最初進入中國市場時,因為當時缺乏高端產品,并且朝日啤酒價格的競爭力不足,最終在2017年撤出。
“上世紀90年代以后,我們一直在中國市場苦苦掙扎。我們(當時)在中國進行了大量投資,但幾年前不得不退出,”他回憶道,“但現在,我們能夠為中國市場制定正確的戰略。”
勝木表示,近幾年隨著國際品牌和精釀啤酒的進入,促使中國高端啤酒市場大幅增長,呈現“騰飛”之勢。因此朝日啤酒計劃重返中國市場,希望重振對中國這個全球最大啤酒市場的投資。
他補充道:“‘超爽’系列目前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最高的,而且每年都在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我們希望繼續更多地投資于這個高端市場。”
不過雖然朝日在華銷售額超過了其他地區,但勝木認為,美國啤酒市場“無疑是世界上最好的市場”。
朝日啤酒是一家釀制啤酒和生產軟飲料的公司,和麒麟啤酒、三得利、札幌啤酒并列為日本啤酒四大企業,多年占據日本市場之首。
1994年朝日啤酒株式會社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在北京、煙臺、杭州、深圳、泉州與五家啤酒公司合資成立企業。但由于國內啤酒市場趨于飽和,朝日難以復制在日本的優勢,進展一直不太順利,始終無法與百威、青島、重慶、燕京、華潤等五大啤酒巨頭抗衡。
2016年開始,朝日啤酒連續兩年轉賣中國業務。2017年,作為當時青島啤酒第二大股東的朝日啤酒宣布出售其持有的青島啤酒20%股權。
據北京商報報道,時任朝日集團CEO泉谷直木對此解釋稱,當時超過七成的中國啤酒市場已經被3、4家公司牢牢鎖住,并且市場增長開始放緩,朝日要想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十分困難,因此做出撤股決定,但未來若有合適機會,還將考慮收購中國的啤酒公司。
在逐漸收縮中國市場的同時,朝日啤酒大舉進軍歐洲市場,接連買下8個歐洲啤酒品牌。
疫情之下,朝日啤酒在歐洲仍然創造了一年8000億日元的收入,這在朝日整個集團的營收中占比接近4成,一度超過日本國內營收。2021年,其海外相關營業額占整體45.5%,十年時間比例提升近40%,盈利占比更是高達64%。
在歐洲的成功擴張,讓朝日啤酒立下了“在2030年以前,要把朝日啤酒打入世界十大啤酒品牌之中,與喜力、百威齊名”的雄偉目標。
然而據CNBC報道,歐洲通貨膨脹水平不斷攀升,屢創新高,也讓這家在歐洲市場發展得如魚得水的日企遭到打擊。
朝日啤酒在歐洲擁有19家生產工廠,由于玻璃生產涉及大量能源使用,高能源價格推高了朝日啤酒玻璃瓶的成本。勝木說,“能源價格上漲確實會對玻璃生產造成影響,我們預計轉換成本仍會上升。”
4月,歐元區通脹重新走高,年通脹率達7%。勝木認為,未來幾個月通貨膨脹率預計還將“保持在高位”。
不過在5月的盈利報告中,他表示,盡管眼下營商環境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尤其是全球通脹可能如何發展仍是未知,但他們對企業的韌性和增長潛力充滿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