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8月24日開始,日本政府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洋。在此之際,我國的南極科考隊經過長時間的深入探索,在南極洲的邊緣海域,意外
8月24日開始,日本政府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洋。在此之際,我國的南極科考隊經過長時間的深入探索,在南極洲的邊緣海域,意外發現了一個蘊藏著豐富海洋生物資源的海域,堪稱南極洲的“海上糧倉”。

這片被譽為“海上糧倉”的海域,指的是南極洲周邊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南極磷蝦。南極磷蝦是一種生活在南冰洋南極洲水域的磷蝦。
每年,人類和其他海洋生物共同消耗著上億噸的磷蝦。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全球磷蝦總量卻依然穩定地保持在約300億噸左右。據科學家們的研究發現,每立方米的海水中,竟然能容納高達30000只磷蝦。這些磷蝦以其群居的特性而聞名,它們仿佛是大自然的饋贈,源源不斷地滋養著整個生態系統。
南極磷蝦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肉質松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后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此外,磷蝦富含鎂,對心臟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于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死。磷蝦的通乳作用較強,并且富含磷、鈣、對小兒、孕婦尤有補益功效。
然而,當全球范圍內的海洋生物面臨來自人類活動的威脅,例如此次日本排放核廢水等各種行為,南極磷蝦卻在這片冰水環繞的凈土中獨享安寧,不受任何污染。南極洲這里的生態系統之所以能夠保持如此純凈和穩定,得益于人類活動的稀缺。南極洲被厚厚的冰雪所環繞,形成了自然屏障,守護著這片凈土不受外界干擾和過度捕撈的侵害。
科學家們呼吁,應當以可持續的眼光去管理和保護這片寶貴的資源,以確保它的長遠可持續利用,留給后代一個美好的未來。